有关鸡的成语(有关鸡的成语文化集萃)

本文目录预览:

关于鸡和狗的成语

成语

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关于鸡和狗的

成语

欢迎

阅读

偷鸡摸狗

tōu——jī——mō——gǒu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近义词

小偷小摸、偷鸡盗狗

反义词

光明正大、安分守己

英文

翻译

steal

成语

资料

成语

解释: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成语

举例:成日家偷鸡摸狗,腥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

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

辨形:狗,不能写作“苟”。

打鸡骂狗

打鸡骂狗——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出自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其他鸡和狗的

成语

呆如木鸡——呆:迟钝,不灵敏。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若木鸡——呆:迟钝,不灵敏。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似木鸡——呆:迟钝,不灵敏。呆得像个木头鸡的样子。指的是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戴鸡佩豚——佩:佩带;豚:猪。戴雄鸡形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指人好勇。

斗酒只鸡——斗:古代盛酒容器。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斗鸡养狗——斗:使相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纨绔子弟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斗鸡走狗——斗:使相斗;走狗:使狗竞跑。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纨绔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斗鸡走马——斗:使相斗;走马:使马竞跑。使公鸡相斗,使马赛跑。指的是旧时纨绔子弟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斗鸡走犬——斗:使相斗;走犬:使狗竞跑。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纨绔子弟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独鹤鸡群——独:单独。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与外貌超群出众。

断尾雄鸡——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范张鸡黍——范:东汉人范巨卿;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信义与深情。

带鸡的成语

带有鸡的四字成语带鸡的好成语有哪些带鸡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带鸡字的成语

1、呆似木鸡。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

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自《庄子·达生》: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2、缚鸡之力。

捆鸡的力量。

比喻体弱无力。

出自明朝天然痴叟《石头点·侯官县烈女歼仇》: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3、凤毛鸡胆。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

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自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4、范张鸡黍。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

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

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出自《后汉书·范式传》;5、狗盗鸡鸣。

比喻具有微末技能,也比喻偷偷摸摸。

出自金朝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带鸡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关于鸡的成语有哪些?

2O16被猴耍,2017走鸡运。

金鸡要报晓,成语一条条,网上搜索多,公认有几个?鸡口牛后,鸡鸣狗盗,鸡犬不惊,鸡犬不留,鸡犬不宁,鸡犬升天(一人升天仙及鸡犬),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闻鸡起舞,缚鸡之力,杀鸡儆猴,小肚鸡肠,鹤立鸡群,呆若木鸡,以上14个常见。

下面这些不常见,有些只是常用词语,这“成语”一关真不好把握,有个“鸡”字也不错:鸡飞狗跳,鸡飞蛋打,偷鸡摸狗,金鸡报晓,半夜鸡叫,鸡虫得失,鸡鹜争食,鸡骨支床,鸡胸龟背,鸡犬桑麻,杀鸡取卵,杀鸡为黍,家鸡野雉……愿鸡年大家开开心心过,机会牢牢实实抓!

什么成语里面带有鸡字

1、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3、鸡犬升天: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4、金鸡独立: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5、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6、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7、争鸡失羊:比喻因小失大。

8、鸡鹜相争: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9、偷鸡摸狗: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10、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带鸡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山鸡眏水

2. 山鸡映水

3. 山鸡照影

4. 偷鸡盗狗

5. 偷鸡摸狗

6. 偷鸡戏狗

7. 土鸡瓦狗

8. 土鸡瓦犬

9. 范张鸡黍

10. 凤毛鸡胆

11. 狗盗鸡鸣

12. 狗盗鸡啼

13. 鹤处鸡群

14. 鹤发鸡皮

15. 鹤骨鸡肤

16. 鹤困鸡群

17. 鹤立鸡群

18. 淮南鸡犬

19. 淮王鸡狗

20. 淮王鸡犬

21. 金鸡独立

22. 金鸡放赦

23. 金鸡消息

24. 连鸡之势

25. 摸鸡偷狗

26. 木鸡养到

27. 牝鸡晨鸣

28. 牝鸡牡鸣

29. 牝鸡司晨

30. 牝鸡司旦

31. 牝鸡无晨

32. 轻鸡爱鹜

33. 认鸡作凤

34. 杀鸡扯脖

35. 杀鸡哧猴

36. 杀鸡炊黍

37. 杀鸡骇猴

38. 杀鸡儆猴

39. 杀鸡抹脖

40. 杀鸡取蛋

41. 杀鸡取卵

42. 杀鸡为黍

43. 杀鸡吓猴

44. 山鸡舞镜

关于天和鸡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天”和“鸡”的成语只有两个,另含有“鸡”的成语如下:

1、鸡犬升天

【拼音】: jī quǎn shēng tiān

【解释】: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举例造句】: 这事一办成,你就一步登天,你们一家人的日子也马上苦尽甜来。古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拼音】: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解释】: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举例造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不仅自古有之,现实生活当中也并不少见。

3、鸡不及凤

【拼音】: jī bù jí fèng

【解释】: 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出处】: 《南齐书·王慈传》:“谢超宗尝谓慈曰:‘卿书何当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

【举例造句】: 谁说鸡不及凤,要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4、鸡飞狗跳

【拼音】: jī fēi gǒu tiào

【解释】: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举例造句】: 我们人多,很快就把他们赶得鸡飞狗跳的。

5、鸡犬不安

【拼音】: jī quǎn bù ān

【解释】: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同“鸡犬不宁”。

【出处】: 萧乾《皈依》:“我凭什么信他?当二毛子,等义和拳来砍头?再把野蛮的鬼子兵招来,弄得九城鸡犬不安!”

【举例造句】: 其虐待工人及附近居民(鸡犬不安,惨无人理),我父兄弟所亲见尝者,胡不自救耶!

鸡毛蒜皮(鸡毛蒜皮)

1、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

2、鸡毛蒜皮,汉语成语,拼音是jmo sun p。

3、成语:传说很久以前有两个邻居,主人以卖鸡为生,西边以卖蒜为生。两家人的生活都很辛苦。卖鸡的时候要早起拔鸡毛,地上都是鸡毛。卖蒜的要早起剥蒜,弄得蒜皮满地都是。本来两家相安无事,但是风一吹,就出事了:东风一吹,鸡毛就会被吹到贾茜的院子里,西风一吹,蒜皮就会被吹到董家的院子里。这两家经常为这些事情争吵。有一次,两家矛盾升级。卖蒜的和卖鸡的打了一架,两人都受了伤,最后对簿公堂。县令见是为了“鸡毛”“蒜皮”这种小事,便说:“这种小事在鸡毛蒜皮也会闹上法庭的!大家十大板,回去反思!”有的外人说县长不公平,有的人说他是对的。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后来“鸡毛蒜皮”流传开来,逐渐用来表示琐碎的、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价值不大的事情。